煤灰熔融性就是表征在規定條件下隨溫度提高而使煤灰發生變形、軟化、半球和流動的特征物理狀態。由于煤灰是一種由硅、鋁、鐵、鈣和鎂等多種元素的氧化物及其他一些化合物所構成的復雜混合物,它沒有固定的熔點,而是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逐漸熔化,使煤灰產生變形、軟化、半球和流動等四個特征溫度。
煤灰熔融性(微機灰熔點測定儀)是動力用煤的重要指標,它反映煤中礦物質在鍋爐中的動態變化。測定煤灰熔融性溫度在工業上特別是火電廠中具有重要意義。
(1)可提供鍋爐設計選擇爐膛出口煙溫和鍋爐安全運行的依據。在設計鍋爐時,爐膛出口煙溫一般要求比煤灰的軟化溫度低50~100℃,在運行中也要控制在此溫度范圍內,否則,會引起鍋爐出口過熱器管束間灰渣的“搭橋”,嚴重時甚至發生堵塞,從而導致鍋爐出口左右側過熱蒸汽溫度不正常。
(2)預測燃煤的結渣。因為煤灰熔融性溫度與爐膛結渣有密切關系,根據煤粉鍋爐的運行經驗,煤灰的軟化溫度小于1350℃就有可能造成爐膛結渣,妨礙鍋爐的連續安全運行。
(3)為不同鍋爐燃燒方式選擇燃煤。不同燃燒方式和排渣方式對煤灰的熔融性溫度有不同的要求。煤粉固態排渣鍋爐要求煤灰熔融性溫度高些,以防爐膛結渣;相反,對液態排渣鍋爐,則要求 煤灰熔融性溫度低些,以避免排渣困難, 一般要求鍋爐排渣口的溫度要高于煤灰流動溫度FT,因為煤灰熔融性溫度低的煤在相同溫度下有較低的粘度,易于流動;對鏈條式鍋爐,則要求 煤灰熔融性溫度適當,不宜太高,因為爐篦上需要保留適當的灰渣以達到保護爐柵的作用。
(4)判斷煤灰的渣型。根據軟化區間溫度,DT-ST的大小,可粗略判斷煤灰是屬于長渣或短渣。一般認為軟化區溫度大于200℃的為長渣,小于100℃的為短渣。通常鍋爐燃用長渣煤時運行較安全。